时隔15个月,美元指数再次跌破100点关口。最近几日,美元指数持续走弱,人民币对美元在岸、离岸汇率大涨逾千点。 13日,美国劳工部发布数据显示,美国6月PPI同比增速从上月的1.1%放缓至0.1%,低于预期的0.4%,创2020年8月以来新低。此外,美国6月CPI同比增长3%,低于市场预期的3.1%,为2021年3月以来最小增幅。 数据出炉后,市场对于下半年继续加息的预期回落,美元指数13日应声下...
人民币上演“大反攻”。近一周以来,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连续回升近千点,升幅均超过1%。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此番人民币汇率的“大反攻”意味着探明了阶段性的底部,也预示着重回升值通道的开始。 而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最新的发文中也指出,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增强,提高了利率调控的自主性。未来我国潜在经济增速有望保持在合理区间,应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条件与经济潜在增速和物价基本稳定的要求相匹配。 ...
从上周末开始,美联储已经步入了7月决议前的“噤声期”之中。而从上周众多美联储官员在这一期限前的表态看,美联储政策制定者很可能已经准备在本月恢复加息,并仍对今年晚些时候进一步加息持开放态度。 虽然过去一周在超预期回落的CPI和PPI数据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定,下周的议息会议将是美联储在本轮信贷紧缩周期中的最后一次加息,这一预期也推动了美股和美债价格在过去一周携手上涨。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对...
近日,多个政策利好“助攻”人民币汇率稳定。继7月19日财政部宣布将于8月2日在香港发行120亿元人民币国债、比原计划发行规模增加60亿元人民币后,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昨日宣布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两个消息虽与人民币汇率无直接关联,但可以间接影响离岸和在岸市场的人民币供给,达到提振人民币汇率的效果。 增加在香港市场发行人民币国债的规模,一方面,对于丰富香港市场人民币投资产品和计价资产、促进离...
中金认为,上周公布的美国CPI通胀数据偏弱,引发市场对于美联储宽松的预期回升。我们认为目前讨论宽松为之尚早:首先,下半年“核心CPI放缓+总CPI触底反弹”不支持联储转向;其次且更重要的是,近期房地产、消费者信心反弹显示需求仍有韧性。根据亚特兰大联储的最新预测,美国Q2 GDP环比折年率或为2.3%,这意味着美国经济仍在潜在增速之上。我们认为一个月的通胀数据不足以改变美国利率在高位停留较久(hig...
美国曾经经历了“去工业化”时代,为了应对产业空心化的后遗症,近十几年以来,美国持续推动“再工业化”,但成效却并不明显。虽然新冠疫情以后,制造业回归的势头加快,但在经济结构中的占比并无明显提升,这十几年中还曾出现下行。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虽经历多届政府,但吸引制造业回流,强化美国制造业的政策从奥巴马政府开始延续至今,区别仅在于路径和策略的不同。奥巴马执政时期,先后推出“购买美国货”、《制造...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平稳有序,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今年以来,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不论从资金流动还是市场交易行为、市场预期的角度来看,中国外汇市场展现出了比较强的稳定性和韧性。”在日前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 具体来看,2023年上半年,按美元计价,银行代客涉外收入30259亿美元,对外付...
①高盛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us已将美国出现经济衰退的概率调降至了20%; ②高盛经济学家并不认同市场对收益率曲线倒挂的普遍担忧; ③高盛认为美联储将在本月完成这轮紧缩周期的最后一次加息。 在过去近一年的时间里,美债收益率曲线的深度倒挂,引发了大量投资者对经济衰退前景的焦虑。然而时至今日,衰退的风险似乎依然未见踪影,而华尔街投行高盛也在此时此刻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人们这一回可能无需再担忧历史...
未来若美国财政部发债以补充TGA,或对银行间整体较充裕流动性的影响有限,由于美国银行、企业与居民流动性压力较低,当前美国经济仍保有韧性。但当前贷款增速降低、信贷条件收紧和利率逐渐接近居民收入增速均在示警,高利率预计将持续侵蚀经济动力,未来劳动力市场走弱节奏仍然是判断美国经济衰退时点的关键。 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看影响流动性变化的因素主要为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贴现窗口等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扩表(或缩...
美国20个最大城市房价在3月份连续第13个月上涨炒股配资配资线上。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消费者信心指数升至102,4月份数据上修至97.5。 8月21日,新野县举办2023年“文明家庭”表彰大会暨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家庭文明建设活动。 据悉,今年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文明家庭”活动以来,各乡镇(街道)及县直各单位认真组织、推荐评选,最终授予丁磊家庭等30户为“文明家庭”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