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配资行情 一年6个IPO,技术资本如何在资本寒冬迎来丰收年?|投资人说

股票配资行情 一年6个IPO,技术资本如何在资本寒冬迎来丰收年?|投资人说

嘉宾简介:股票配资行情

陈洪武 国科嘉和(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执行合伙人

拥有超过15年股权投资和资本运作的经验,曾参与投资了华灿光电(300323)、美亚柏科(300188)、厦门吉比特(603444)、动网先锋(被上市公司掌趣收购)、265网站(被谷歌收购)等多家公司。在国科嘉和,陈先生主导投资了中科飞测(688361)、京仪装备(688652)、亿道信息(001314)、优克联(UCL)、百家云(RTC)、中科海钠等企业,在多个项目上为投资人实现了高达几十倍的回报。

先后任职IDG风险投资副总裁和开投私募股权基金合伙人,拥有清华大学工学学士学位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技术资本走向台前 迎来高光时刻

第一财经 高 远:感谢陈总接受第一财经专访,作为国科控股旗下专注于硬科技投资的科创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国科嘉和在2021年创新性地提出了“技术资本”的概念,怎么来理解技术资本?它跟传统意义上的金融资本、产业资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国科嘉和 陈洪武:国科嘉和从十几年前建立,作为国科控股旗下的一支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硬科技投资平台,一直聚焦在硬科技投资方向上。纵观资本市场的历史变迁,随着行业的发展,整个行业大的属性基本上分成三类,一类是金融资本,一类是产业资本,一类是技术资本。

技术资本本身来讲并不是我们平地发明的一个概念。以成熟国家美国为例,1970年代至今,计算机、半导体、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引发了信息革命、人工智能革命和数字经济的到来,技术资本变得越来越突出,科技产业成长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们,并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纵观国外成熟市场的演进规则,任何国家,当技术作为整个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一个新的引擎,作为促动经济发展整个新的发动机的情况下,技术资本势必会走到舞台的中央,随着大的时代的变革其地位也发生了变化。

怎么定义技术资本?实际上它有4个不同的维度。

第一、技术资本本身,它投资的所有标的是以技术来形成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我们说的核心的技术壁垒;

第二、核心是投资方法论。从技术角度来看,关键在于我们对技术路线的判断,要看技术的逻辑和技术产业发展的方向有没有前瞻性和方向性;

第三、是我们的整个的团队的DNA。技术资本和其他两类资本有很大的不同,拿国科嘉和来讲,我们一线投资团队的教育背景,本硕博基本上都是理工科出身;

第四、我们看中的也是技术外溢的结果——这些从实验室走出的产品或项目,是不是真正转化成了生产力,这些生产力是不是实实在在的面对着不同的垂直行业和场景,真正的解决了客户的最终问题,转化成了生产力、促动了经济发展。这是我们主要看重的东西,所以从以上4点来看,就解释一下什么是技术资本和我们定义的技术资本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资本寒冬迎来6个IPO背后逻辑是什么?

第一财经 高 远:过去这一年,国内资本市场新股发行阶段性放缓了节奏,但国科嘉和还是实现了6家公司IPO,这与二级市场一级市场的整体情况形成了很大的对比,你们能够实现这些的底层逻辑究竟是什么?

国科嘉和 陈洪武:在这样的情况下,国科嘉和2023年逆势而上,还有6个IPO的优异的成绩实属不易。

总结一下,其核心的还在于我们聚焦主责主业,从2011年成立到现在10多个年头了,始终聚焦在硬科技投资领域。当然现在大家都在投硬科技,这是一个时代的变化,现在大家好像都集中在这个赛道。但其实早期投资硬科技还是很孤独的,十几年前我们就在做这些,模式创新类的我们也没投、游戏类的风潮我们也没去赶——一直心无旁骛并不容易。

首先,聚焦硬科技需要孤独进取的勇气和一往无前的精神、以及对于奋斗目标的执着。我深有感触,这不容易做到。所以今天我们得到了长期聚焦的回报;

第二,我认为这也是一个时代的进步和国家整体发展的战略的变化。以上海科创板为例,科创板作为增量改革的重要载体,成立以来就秉持着支持那些具有发展潜力、市场认可度高的科创企业发展壮大的使命。而在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来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硬科技投资发挥着重要的科创引擎作用。

因此毫无疑问,大的宏观环境有利于国科嘉和这样的技术类资本的发展。在近几年的投资环境下,同行的业绩下滑,我们能够崭露头角甚至脱颖而出,也是受到大的时代背景的影响。我觉得整体来讲也这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第三,作为项目的早期投资人之一,在项目后续融资时进行多轮追加投资。

第一财经 高 远:在过去这两年受到国际的宏观的环境的影响,我们发现在一级市场的募资难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你们在2023年还是实现了两只基金的募集完成,这两只基金投资方向主要面向哪些行业和公司?

国科嘉和 陈洪武:2023年我们分别募集了一支中科信工基金、一支20亿规模的国科嘉和泉州基金,这里最核心的还是守住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专注于硬科技相关领域。

首先、我们的优势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硬科技赛道,我们大概有70%的总量比例投在4个细分的赛道上,第一、软科学,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模型等等;

第二、硬科技和硬件,包括机器人、卫星、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

第三、半导体;

第四、新能源新材料。

我们还有30%的总量是配置在生命科学领域,集中在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医疗服务、IVD(体外诊断)等细分赛道上。此外的其他领域我们基本上不看,因为这个盘子已经足够大了。

我们要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另外要结合各个LP的诉求和需求,合作是互利双赢。所以我们与地方政府合作中发现,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产业结构具有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这些刚好是我们这样的投资机构的特色,本身的属性就很契合。此外,还要结合地方产业结构、特色、地方政府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多方互利、共赢的局面。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如何破解?

第一财经 高 远:有一组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是60%-70%,中国高校的科技转化率只有30%左右,国科嘉和有没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可以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

国科嘉和 陈洪武: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率,始终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首先、谈到的转化率的数字,整体上有不同的口径,从我们拿到的数据来看,美国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率在百分之十几,这要看基数是怎么统计的。但不管是60%-70% 还是百分之十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本身来讲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第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路径要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整体上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首先、要有一项技术;第二、要围绕这个技术衍生出来产品;第三、找到产品的市场;第四、搭建管理团队和班子;第五、运营;第六、找到合适的外部资金——比如像我们这样的技术资本的加持。我认为整体上这些因素缺一不可。

第三、这里是不是有固定的打法和方法论?我认为在过去十几年,我们经过了大量的个案和尝试,坦率来讲还是有一些心得的,有什么秘籍没有,也不见得有什么秘籍,但我认为至少有三个要点。

一个是重技术不唯技术。Gartner曲线它本身有它的客观规律,无论选择中长期项目、中期项目、还是成长期项目,切入的时点是非常的关键的;

其次、事为先人为重。团队很重要,企业家和科学家两者要求的特质不一样。所以这里要有团队的组合,我们可能很难寻找到一个完美的人、完美的个体,但是我们可能会搭配一个相对完整的班子;

第三、是市场理念和产业链形成闭环。即便把技术问题、团队问题解决了,终究还是要到市场经济的大风大浪中接受搏击,才能证明你的成功。整体来讲,技术问题是技术属性,但此外其他环节我认为更具备战略和方向的属性,这些大的方法论和问题做好了,后面的事相对来讲就比较容易解决。这是我个人的体会。

从实验室到市场 解决实际问题是关键

第一财经 高 远:很多科学家其实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认为自己技术是世界上最好的技术,但其实真正能够得到市场认可的或者被广泛应用的,往往不是最尖端的技术,可能只是解决了市场当中非常迫切的某种需求。但可能有些科学家是面对这种需求却视而不见。

国科嘉和 陈洪武:一项技术最终能否成功,需要考虑多个维度的因素,单纯比较技术的高低是没有意义的。某项技术最终实现大规模应用落地,需要把握几个原则。第一、时代的背景和要求;第二、目前产业发展的成熟度,发展阶段过早和过晚都是不行;第三、要有合适的应用场景;第四、在其合适的应用场景中,真正解决了客户什么问题,是增加了生产效率,还是提高了产品良率,还是降低了生产成本等等,只有客户认为解决了某项问题才是技术应用真正达到了目的。

银发经济叠加AI 掘金商机凸显

第一财经 高 远:2024年国务院的一号文件对银发经济做了部署,您曾经也提过养老、AI、智能这一领域是未来很重要的一个产业,未来10年这一赛道是否也是国科嘉和主要布局的领域?

国科嘉和 陈洪武:首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可以预料未来会继续下降,这是一个不争的客观的事实。到2035年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这些数据说明,银发经济未来将面临巨大的市场,养老将会成为一个大产业。

其次,银发经济相对来讲已经比较成型了,不管是欧洲、美国和我们邻居日本,未来养老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目前人口结构来看,依靠孩子来养老,供给会越来越不足。必须动用科技力量来保证老年人的高质量生活,为老年人群提供更好的服务。这将涉及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创新医疗设备等,这毫无疑问是个巨大的市场。养老是一个庞大的产业,目前和未来面对的人力不足的情况,势必要用科技的力量来解决人员不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这当中会有战略性的机会,我们一直在探索,但我们国家整个养老产业的部署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找准投资的切入点。

低利率时代 险资与硬科技匹配中的布局机会

第一财经 高 远:在面对低利率时代险资的资产能够实现保值增值,股权投资会是一个非常好的路径。您认为在硬科技投资和险资之间有没有可能建立一个非常好的互动的生态?这种可能性是什么?

国科嘉和 陈洪武:首先,险资本身来讲它的资金体量大,这些资金的配置是刚需,如果不把这个钱管理好,怎么在10年至20年之后来支付你的保费,所以这是刚需。

第二,当下是硬科技时代,就像100多年前纷纷修铁路、开矿山一样,这是时代趋势,所以险资必须关注硬科技,面向未来不断地进行资产配置;

第三,险资的久期平均是12.5年,与硬科技的客观发展规律形成了良好的吻合,我认为这是天然匹配;

险资有自己天然的属性,第一、稳定、稳健;第二、周期长,风险偏好低。实现这两个需求,对一支GP的系统化管理的成熟度和能力都提出更高的要求,我认为这还是蛮有挑战的。举个简单例子,一个大型险资的诉求和一个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双赢的需求差异是很大的,所以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GP和险资LP如何实现更好的磨合满足各方的诉求,是一个挑战。

免责声明:

本文所载内容仅供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所载信息或所述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高远

相关阅读 IPO聚焦 马可波罗IPO暂缓审议,符合主板定位,业绩稳定性待观察

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确认影响业绩不确定因素是否消除。

昨天 21:56 发行上市新规颁布2周后,沪深交易所齐发上市委审议会议公告

而上一次沪深交易所的上市委会议还是在2月6日,迄今已时隔3个月。

05-10 23:10 IPO周报 IPO周报:4月“撤单”量有所增加,300家排队企业迎“大考”

在当周终止审核的6家企业中,有2家是已通过上市委会议后迟迟未提交注册的企业。

IPO周报 05-05 19:02 三诺生物:线上线下全渠道覆盖 慢病管理市场空间巨大

04-15 13:04 沪深交易所有关负责人就加强IPO企业分红监管有关考虑答记者问

负责人表示股票配资行情,进一步研究加强对拟上市企业上市前突击“清仓式”分红行为的监管。

04-12 19:52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